汉武帝刘彻为何对自己的女人们冷酷无情?是性格使然吗?_卫子夫_陈阿娇_刘嫖

前言

汉武帝刘彻一生璀璨辉煌,开疆拓土七百万里,却对自己最亲近的女人们施行了令人发指的"子贵母死"制度!

陈阿娇"金屋藏娇"变"长门幽怨",卫子夫母凭子贵又因子而殉,李夫人"倾国倾城"又"闭门谢客",钩弋夫人生子后被赐死……

这位千古一帝为何对女人如此冷酷无情?是权力使他扭曲了人性,还是帝王之术刻意为之?五位妃子的悲惨结局,揭示了皇权背后最阴暗的一面!

从"金屋藏娇"到"长门哀怨":陈阿娇的荣辱人生

陈阿娇是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子。祖上是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,母亲是汉文帝和窦皇后的嫡长女刘嫖,地位显赫不说,还有个强势的娘。当年她刚出生,母亲就替她张罗着找婆家,眼睛都盯在了皇室子弟身上。

展开剩余92%

"谁要是能娶了我女儿,以后有的是好日子过!"刘嫖的口气大得很,刚开始看中太子刘荣,奈何被刘荣的生母栗姬一口回绝。刘嫖哪里吃过这样的亏,顿时怒火中烧,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小侄子刘彘(后来的刘彻)。

小小年纪的刘彘(刘彻)在母亲王娡的精心教导下,冒出了那句"若得阿娇作妇,当作金屋贮之"的名言,这句话不仅取悦了姑姑,也成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诺言之一。这便是"金屋藏娇"的由来。

刘嫖见小侄子如此懂事,不禁喜笑颜开,便联合刘彘的母亲王娡一同使劲,在汉景帝面前诋毁栗姬母子。果然,汉景帝在姐姐和王娡的合力影响下,废黜了太子刘荣,立刘彘为新太子。随后,汉景帝驾崩,刘彘即位,是为汉武帝。

刘嫖

"终于熬出头了!"十六岁的刘彻登基后,便迫不及待地立陈阿娇为皇后。表面看来,这对帝后恩爱有加,实则暗藏玄机。刘彻骨子里对这桩婚事并无多大热情,毕竟这更像是一桩政治联姻,是他登上皇位的筹码之一。

陈阿娇进宫后,凭借母亲的势力和自己的皇后身份,养成了颐指气使的性格。若是换做普通人家,丈夫早就不满了,但汉武帝初登大宝,还需倚仗窦太皇太后和长公主刘嫖的支持,只能忍气吞声。

陈阿娇

"我可是你姑姑的女儿,没有我娘帮忙,你能坐上这个位子吗?"陈阿娇常常这样对刘彻说道,仿佛皇位是她母亲送给刘彻的一般。

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许多年,直到公元前135年,窦太皇太后去世,汉武帝终于大权在握。他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,大力加强中央集权,这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看外戚脸色的小皇帝了。

"我和你的婚姻,早已名存实亡。"刘彻心里暗想。更让他心寒的是,结婚十余年,陈阿娇竟然一直没有生育。

就在这时,一位名叫卫子夫的舞姬进入了刘彻的视线。这位舞姬不仅貌美如花,还温柔贤淑,深得汉武帝喜爱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卫子夫很快就怀了身孕。

卫子夫

陈阿娇得知此事后,妒火中烧。"我堂堂皇后,竟让一个跳舞的贱婢抢了风头?"她开始处处刁难卫子夫,甚至不惜动用巫蛊之术诅咒对方。

当汉武帝发现这一切后,勃然大怒:"曾经你母亲帮我登上皇位,但如今你竟敢用巫蛊诅咒我的爱妃?这是大逆不道!"

最终,陈阿娇被废为庶人,幽居长门宫,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凄凉岁月。"长门一入深似海,从此皇后是路人。"即便她花重金请司马相如作《长门赋》来打动汉武帝,也无济于事。

那个曾经许诺"金屋藏娇"的少年,如今却将她幽禁在冷宫之中,任凭她泪流满面也无动于衷。多年以后,陈阿娇在凄凉和忧郁中含恨而终,连葬礼都十分简陋,被埋在霸陵郎官亭东,没有任何荣耀可言。

"权力游戏"下的牺牲品:卫子夫的悲剧命运

卫子夫的出场,犹如一阵清风吹入了汉武帝沉闷的后宫。她出身平凡,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名歌姬。公元前139年,汉武帝在上巳节祭祖归来,顺道拜访姐姐平阳公主,在公主府上的宴会上,他一眼就相中了正在表演的卫子夫。

"那个女子是谁?眉似远山,眼如秋水,歌声更是动人心弦。"汉武帝问道。

平阳公主笑着回答:"这是我府上的歌姬卫子夫,若皇上喜欢,就带回宫去吧。"

平阳公主

就这样,卫子夫被带入皇宫,但因为不是正规途径入宫,只能充当宫女。好在天佑佳人,她很快就怀上了汉武帝的孩子,被封为夫人,其弟卫青也被封为建章监,负责保护汉武帝的安全。

陈阿娇见卫子夫得宠,嫉妒之心日渐滋长。她不断刁难卫子夫,甚至使用巫蛊之术诅咒她。但卫子夫生性温和,从不与皇后争锋相对,反而是默默忍受,以德报怨。

"皇上,请您不要因为我而为难皇后,毕竟她是您的结发妻子啊。"卫子夫经常这样劝解汉武帝。

然而,陈阿娇的所作所为终究激怒了汉武帝。经过彻查,陈阿娇巫蛊一案牵连三百余人,最终陈阿娇被废为庶人,幽居长门宫。

公元前128年,卫子夫终于生下了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,汉武帝龙颜大悦,不仅修建句芒神祠以示庆贺,还命令东方朔作《皇太子生赋》来纪念这一盛事。随后,卫子夫被立为皇后,可谓"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"。

卫子夫当上皇后后,并未因此而骄傲,反而越发谨慎小心。她深知宫廷政治的复杂,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谦卑的态度处世。同时,她还连续生下了卫长公主、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,使得汉武帝的家庭蒸蒸日上。

与此同时,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也在军事上屡立战功,成为汉武帝最倚重的将领,被誉为"帝国双璧"。卫氏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大,让汉武帝对他们既依赖又忌惮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刘据七岁时被封为太子,随着年龄增长,他的性格与父亲截然不同,不喜欢战争和扩张,更加注重民生和内政。这让汉武帝心生不满,觉得儿子不像自己,没有雄才大略。

刘据

公元前91年,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因贪墨军饷被捕入狱,还被牵连出行巫蛊之术诅咒天子的罪名。这一事件被汉武帝的宠臣江充刻意扩大,卫氏家族多人被牵连其中。

刘据为救自己的母族亲人四处奔走,却适得其反。在一次急匆匆赶路时,他的马车误入了天子专用驰道,被江充诬告"图谋不轨"。尽管汉武帝内心对儿子存有信任,但在江充的极力游说下,还是同意对太子宫进行突击检查。

"父皇,儿臣冤枉啊!"刘据跪地痛哭。

汉武帝却冷冷地说:"既然证据确凿,你还有什么好说的?"

江充在检查中栽赃,用人形木偶诬陷太子在宫中诅咒天子。汉武帝盛怒之下,命令左丞相刘屈氂发兵镇压"叛乱"。刘据兵败后自尽,年仅23岁。

得知爱子惨死的消息,卫子夫痛不欲生。她无法接受这样的残酷现实,更无法相信曾经恩爱的丈夫会对自己儿子痛下杀手。在绝望中,她选择了自尽,以示清白。

一年后,巫蛊之祸真相大白,许多冤案得以平反。汉武帝悔恨不已,下令严惩江充等人,并修建了"思子宫"以寄托哀思。然而,对于卫皇后的自杀,他却无动于衷,甚至拒绝将其迁葬茂陵,显示出一丝冷漠和无情。

"倾国倾城"背后的权力交易:李夫人的悲伤传奇

李夫人的出场,像是一缕阳光照进了汉武帝失去儿子和妻子后阴郁的心灵。她的故事始于一首名为《佳人曲》的歌:

"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。 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,佳人难再得。"

这首由李延年所作的歌曲,深深打动了汉武帝的心。当他询问这首歌的灵感来源时,李延年告诉他,这首歌是为自己的妹妹所作。汉武帝立刻对这位素未谋面的佳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"我要见见这位能让你写出如此美妙歌词的女子。"汉武帝下令道。

不久之后,李氏入宫,果然如歌中所描述的那般倾国倾城。她不仅容貌绝伦,而且才华横溢,精通音律,能歌善舞,很快就赢得了汉武帝的宠爱。

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,让其她的后宫佳丽们黯然失色。有人说,当李夫人出现在后宫中,其他妃子就像是繁星遇到了明月,瞬间失去了光彩。

"她来了,我们都可以回家了。"一位妃子无奈地叹息道。

李夫人在宫中的地位节节攀升,很快就成为了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。她不仅自己得宠,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家族谋求利益。她的二哥李广利,虽然没有任何军功,却被汉武帝破格封侯,还多次率军出征匈奴。

李夫人

然而,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美人。李夫人在为汉武帝诞下皇子后不久,就身患重病。那个曾经明艳动人的女子,如今面容憔悴,病魔无情地吞噬着她的美貌和生命。

李夫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,却不愿让汉武帝看到自己憔悴的样子。她拒绝见皇帝,只留下一句话:"妾身无颜见陛下,但愿陛下记住妾身最美的样子。"

汉武帝听闻此言,心中万分痛苦,却又无可奈何。他日夜思念李夫人,甚至命人制作了一个木偶,形象酷似李夫人,以解相思之苦。

李夫人临终前,为自己的家族求得了最后的恩宠。她的二哥李广利继续受到汉武帝的重用,被封为"贰师将军"。然而,李广利辜负了姐姐的期望,在征伐匈奴时屡战屡败,最终还率领数万大军投降匈奴,让汉武帝大失所望。

李广利的背叛,让汉武帝对李氏家族彻底失望。但对于已故的李夫人,他依然怀有一丝眷恋,在梦中常常呼唤她的名字。

李夫人的故事,被后人视为美人薄命的典范。她的一生短暂却耀眼,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,留下了"倾国倾城"的千古佳话,却也道尽了权力游戏中女子的悲凉命运。

"子贵母死"的冷血制度:钩弋夫人的命运悲歌

钩弋夫人的故事,堪称汉武帝对女人冷酷无情的最极致体现。她的出场完全是出于偶然,正巧汉武帝在外出巡猎时遇见了她。

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汉武帝,面对这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,仍感到心跳加速。据说,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——天生握拳不展,手掌中犹如握有一把玉钩。

"这是天意啊!"汉武帝感叹道,随即赐名"钩弋夫人",并将她带回宫中。

年过花甲的汉武帝依然精力充沛,很快钩弋夫人就怀上了龙种。据说她的妊娠期长达14个月,最终诞下一个健康的男婴,取名刘弗陵。

钩弋夫人

此时的汉武帝已经身体衰弱,开始考虑皇位继承问题。他曾经的几个儿子都让他失望:燕王刘旦过于冲动,厉王刘胥纨绔无能,昌邑王刘髆又因李广利叛国而自吓死亡。经过权衡,他决定立年仅六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。

"这孩子年纪还小,若我百年之后,恐怕会有人欺他年幼。"汉武帝忧心忡忡地对大臣霍光说。

霍光忠心耿耿地回答:"陛下放心,臣一定辅佐太子,不负陛下所托。"

汉武帝点点头,但内心仍有隐忧。他想起了汉朝建立以来,吕太后、窦太后和王太后这三位女性掌权者对国家的影响,尤其是吕后专权几乎导致刘氏江山易姓。他不希望历史重演,决定采取一个惊人的决定。

"依朕看,钩弋夫人年纪尚轻,若朕百年之后,她作为太后必定会干政。为了江山社稷,只有请她先行一步了。"汉武帝冷酷地说道。

就这样,一个令人发指的决定诞生了——"子贵母死"。汉武帝决定在册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同时,赐死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。

这个决定震惊了所有人,但没有人敢反对。当钩弋夫人得知自己即将被赐死的消息时,她既没有哭闹,也没有求饶,只是静静地看了一眼襁褓中的儿子。

"让我再抱抱他,可以吗?"钩弋夫人请求道。

得到允许后,她抱起自己的孩子,轻声说:"孩子,你以后是没有母亲的人了。但你要记住,无论在哪里,母亲都会保佑你。"

然后,她擦干眼泪,从容地接过了那杯毒酒,一饮而尽。

刘弗陵在六岁时就失去了母亲,被赐名"刘询",后来即位为汉昭帝。他在位期间,由霍光辅政,朝政稳定,百姓安居乐业,被后人称为明君。但他从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被自己的父亲所杀,也未能为母亲讨回公道。

钩弋夫人的悲剧,揭示了封建社会帝王制度的残酷和无情。在帝王眼中,女人不过是生育工具,可以随时被牺牲。这种冷血无情的帝王思想,让无数女子成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。

结语

翻开两千年前的史书,汉武帝刘彻对待自己女人们的冷酷无情,既是其性格使然,更是帝王思想的必然结果。在他眼中,江山社稷高于一切,为了刘氏天下的稳固,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牺牲品,哪怕是与他枕边共眠的女子。这不仅仅是汉武帝一人的悲哀,更是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悲哀。让我们思考:如果你是汉武帝,面对国家大义和个人情感的抉择,你会如何选择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,点赞、转发,一起探讨这段尘封的历史!

参考文献: 班固《汉书·外戚传》 司马迁《史记·世家·外戚世家》 司马迁《史记·孝景本纪》 班固《汉武故事》 王安石《明妃曲》 发布于:山东省